<
t8b7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风起时空门 > 第二百一十九章 越王的声望
    太子赵广涣自然察觉到朝堂的变化,亲近越王的朝臣变得多了起来。奈何他在禁足。</P>

    太子的幕僚便替他频繁拉拢示好朝臣。</P>

    一国储君,没人敢得罪。且太子的地位尚算牢固,皇上又并未动废储之心,哪怕心存有异的朝臣也不敢大咧咧地公开站越王。</P>

    赵广渊并未做什么,也并未阻拦别人对他的投诚和接近。</P>

    太子被禁足,越王又露出獠牙,在京城越王的声望渐涨。皇后坐不住了,召了几次林照夏进宫。</P>

    晾着她,打压她,明里暗里给她难堪。林照夏都只当看不见。</P>

    召她进宫,她也从未拒绝,晾她,她就研究花草研究凤藻宫的建筑,从未觉得无聊。明里暗里夹枪带棒的话,她便只做听不懂。</P>

    不是说她外省小地方来的吗,她没否认啊,规矩礼仪她是不如京中世家之女,她认啊,又不是不认。</P>

    教训她,她就听着,还嗯嗯啊啊地应和,说皇后教训得对。直把皇后气得够呛。</P>

    召她进宫她去的很积极,想让她带长至一并去,对不起,长至课业忙。</P>

    皇后说若是担心耽误了课业,东宫的先生学识渊博,正好送去东宫与几位公子一起学习。林照夏就会明着说,先前长至被绑架过,越王担心他的安危,不让他出门。</P>

    皇后还能说什么。</P>

    上次的绑架是谁做的,皇后能不知道?</P>

    如此,太子和皇后似乎对越王这对夫妻没了辙。赵广渊也趁着皇上压他的功劳,心存一丝半点愧疚的时候,积极布置。</P>

    很快赵广渊的人手便已渗透到了各州县。</P>

    一张无形的网越织越大。</P>

    京中的异动,至正帝也不是没有耳闻。</P>

    但一来他无废太子之心,二来自认为老七无嗣只怕影响有限,三来……至正帝也有私心,就是想看看老七能走到哪一步。</P>

    或许心里对他手里有没有吕国公留下的后手,还耿耿于怀。</P>

    心里扎的那根刺,这么多年就没拔出来过。</P>

    亦或是想用老七来做磨历太子的刀。这些年太子在与秦王的博弈中,确实成长了不少,做为一个储君有他想看到的样子了,但还远远不够。</P>

    于是,对于京中盛传的客星越发璀璨的传闻,至正帝也并没有制止。</P>

    “客星耀眼,掩盖主星光芒,这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?”至正帝站在御书房门口,望着星空,忽然问了一句。</P>

    刘起跟在旁边伺候,也跟着仰了一晚上的脖子,这时候脖子都是僵的,他哪里能看出什么来。此时听了这么一句问,吓得一个哆嗦,“奴才,奴才不知。”</P>

    至正帝也不知听到没有,仍是仰望着繁星闪烁的天空,目光闪烁。</P>

    太子却不如至正帝那么淡定,当即就把钦天监官员请过去了,“听说客星光芒大盛,已遮盖住主星光芒,不知是何征兆,是吉是凶?”</P>

    钦天监监正已听说了这个传闻。这几日也频频夜观星相,生恐皇上会召他进宫去问询。</P>

    哪知皇上未召他,太子倒召了他去。</P>

    斟酌着说道:“回太子殿下,客星璀璨,主星幽暗,并不能简单判定吉凶,客星耀眼,但一闪而逝,主星并未被吞噬,且主星位置并未偏移。”</P>

    又说客星亦可称将星,许是因为先前太子派人往九边送银抚军,至将星突然闪耀,这都是太子的功劳。</P>

    太子仰着繁星闪烁的星空,没有被安慰到。</P>

    秦王楚王听到传闻,也想找钦天监问话,但又担心传到父皇耳朵里。只好按捺住。但听到这样的传闻,俩兄弟都很开心。</P>

    赵广渊自然也是听到这样的传闻。而且客星耀眼这样的话,他不是第一次听说了。</P>

    时下人相信天相,相信天命,但他更笃定一切都要靠人力所为。</P>

    但他对越来越多的官员向他示好,投靠,也并不拒绝。</P>

    客星光芒盖过主星的传闻之后,朝中又有人提议给先太子封谥号,迁葬皇陵。想向越王示好的官员还向至正帝上了奏折。</P>

    此次太子临管水利兴修,出现重大伤亡,皇上轻轻撇过,而当年先太子却因此没了性命。</P>

    这么一对比,越来越多的人为先太子叫起屈。想到先太子一家惨死,而太子赵广涣只被罚了俸禄禁了足,对先太子越发同情。</P>

    请求皇上给先太子正名,赐谥号,迁葬皇陵的呼声越发高涨。</P>

    赵广渊,以及他手底下的人,并未主导此事,却没想到,似乎一夜之间,这事就群情沸腾了。给至正帝上的奏疏堆了满满一龙案。</P>

    但如投石入海一般,此事沸腾了一阵后,忽然就没了声音。好像被人生生掐了脖子,叫人发不出声来一样。</P>

    赵广渊不鼓动也并未拒绝,他也想看看皇上的态度。</P>

    没想到果如他所料,忽然就没结果无声无息了,连坊间同情的声音都不见了。赵广渊便知道,此事还是提不得。</P>

    当年他皇兄的事里,还牵扯着他外祖的事,为他皇兄正名,就不能不提到他外祖一家。他那好父皇是不会认的。</P>

    孤傲如他,不会承认他的错误。不会让后世传他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。</P>

    赵广渊虽有些遗憾水花没溅起来,但并未觉得有多失落。意料之中的事。</P>

    时间很快滑入九月。</P>

    最后一茬的陵瓜卖完了,最后存的陵瓜,在仲秋宫宴中也用尽了,会仙楼的餐后水果也不见了西瓜的影子。天气凉了。</P>

    “今年陵瓜丰收,收益盖过几个皇庄,听说皇上已让陵村那边明年接着种了,还要多预留一些地来种。”</P>

    林照夏翻着账本,数着西瓜赚得的银子,心里很是满意。</P>

    地里种经济作物,永远比粮食作物卖得的钱多,庄户人家想赚得更多的钱,也不是没有法子。只是如今大齐主粮少,又看天吃饭,饿肚子的时候,总不能只吃西瓜这些卖钱的经济作物。</P>

    “会留够陵区粮食所需的地。”</P>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林照夏点头,守陵人不少,陵区每月大祭小祭用粮也不少,若地里的粮食不够吃,要等别处运送,总让人心慌。</P>

    “你记什么呢?”瞥了一旁的赵广渊一眼,这人今天没去司农司,一直和她呆在书房算账。</P>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“算银子呢。”</P>

    “你缺银子用?”</P>

    本就随口一问,没想他还郑重点头了。真缺银子了?“我想送一批银子到西北。”</P>

    “西北?函谷关那边啊?”</P>

    赵广渊点头,“也不只函谷关。”</P>

    函谷关附近几座城池,他早有规划,用钱供养,对函谷关形成合围,以后不管谁掌函谷关三十万大军,若周边运粮不过去,对函谷关供应不及时,函谷关便是座孤岛。</P>

    三十万大军也只能看他的脸色。</P>

    这几年有他的供养,已大见成效。</P>

    林照夏凑过去看了一眼,“需要这么多东西?”</P>

    “嗯。听说去年函谷关外异族,遭了大风雪,牲畜死伤不少。去年只是小股敌军进犯,我担心对方若今年不能恢复元气,怕是还要来抢。”</P>

    关外民族,以畜牧为主,看天吃饭。东西没了就入关来抢。若缺了衣食,苦熬不过,今年秋冬只怕边境会起战事。</P>

    “那你多运一些银子过去吧。不能苦了守边的将士。”</P>

    林照夏在账本上划了划,“咱今年光卖瓜就赚了三十万两。过段时间卖种粮还能有二三十万两。你要不都拿去吧。”</P>

    赵广渊只觉心里滚过一股温热的暖流,伸手在她细嫩的下巴处捏了捏,“有妻如此,夫复何求。”</P>

    林照夏略略仰着下巴,“看来是上辈子攒了太多功德今世才遇上我。”</P>

    “嗯,上辈子拼命攒功德就是为了遇见今世的你。”</P>

    夫妇二人正温情缱绻,就有下人来报,马氏来了。林照夏忙叫人请她进来。</P>

    “见过越王,越王妃。”</P>

    “三嫂快免礼,这没有外人。”</P>

    马氏笑盈盈地起身,见座上的越王朝她微笑点头,便没有那么拘束了。“敬宁说楚王现在很看重他,他已是弓军中的百夫长了。”</P>

    “哦?三哥手下都有百名士兵了?”</P>

    马氏高兴地点头,“是呢,你三哥现在已是八品的武职了!”</P>

    林照夏听说她三哥已经是有武职的人了,很是高兴。扭头一看赵广渊一副没有丝毫意外的样子,“你早知道了?”</P>

    赵广渊点头,林敬宁的事他都知道。且他能当上这个百夫长,也不是楚王的功劳。</P>

    “那你怎么不告诉我?”</P>

    赵广渊起身,“你们聊吧。我去前院。”这段时间忙得很,便把此事忘了,他也觉得没有告知她的必要。</P>

    赵广渊走后,姑嫂两个才热切地聊了起来。</P>

    马氏自丈夫有了武职之后,也不再住在王府后院了,而是在南街那边租了一个小院子,一家人倒也够住。</P>

    “先前住楚王府后院,兰贞倒记不得我们。没想我们搬走后,倒是隔三差五让人召我进府说话。”</P>

    马氏撇了撇嘴。这侄女从头到尾变得她都不认识了。</P>

    林照夏便问起兰贞的情况,“啊,她有身孕了?”</P>

    马氏点头,“所以现在隔三差五就要召了我去,二嫂和她那娘对我都不满了。”</P>

    因她身怀有孕,楚王妃体谅她,所以她请娘家人频繁入王府,也没人说她。</P>

    李氏和她老娘是恨不得长在王府里,可兰贞不知道是觉得她们俩给她丢人了,还是觉得有一个有身份的亲戚撑身,更能让人高看,频繁召了马氏去。</P>

    马氏也不想去,搞得她像兰贞家里的婆子一样,随叫随到。</P>

    对着林照夏就是一顿吐槽。</P>

    林照夏微笑地听着,“她那样一个身份进去,被人看低是一定的。好不容易家里出了一个有身份的人,自然是想抬高身价的。”</P>

    马氏跟着感慨了几句,“想想她也不容易。若是她当初听我们的,找个门当户对的,有我们庇护着她,日子过得要舒心得多。”</P>

    如今楚王府后院那么多女人,一月都不定能见着楚王一面。</P>

    而且楚王的子嗣也不少。盼着母凭子贵只怕是行不通。</P>

    “各人有各人的缘法。”每个人都有追求她向往的生活的权力。林照夏不会评价林兰贞的选择。她觉得日子过得好便好。</P>

    “和顺初八成亲,我打算明天带着几个孩子回去。你三哥请不到假,就不回去了。”</P>

    “和乐也回去啊?”</P>

    “嗯,我想着你三哥不回去,他是我们三房的长子,他大哥成亲,他也得回去壮壮声势。反正他缺的课业长至会帮他补。”</P>

    说到长至,马氏就觉得两个孩子从小养在一起,都吃她的奶长大,怎么长至越养越优秀,和乐课业上只是平平?</P>

    不愧是皇家的血脉。比不上。</P>

    林照夏听她吐槽和乐,忍不住笑,“和乐才念了一年多的书,你就恨不得他金榜高中一样,拔苗助长也不是你这样的。”</P>

    马氏嘿嘿笑了笑,“我也不求他多有出息,只是有时候看长至跟他讲功课,讲一遍他不懂,要讲两三遍,我就恨不得拍他脑瓜子。怎么长至这么聪明,他就木鱼一样。”</P>

    “慢慢来,你别急。和乐已经很勤勉了。而且他习武上有天赋,王爷看了都说要给他请专门的武师教他。”</P>

    马氏眼睛亮了起来,“真的?那我送他王府跟着师傅学武功?”</P>

    她就愿意儿子跟长至在一起。撇去长至的身份不说,长至也是她从小养到大的,她就愿意看着两个孩子亲如兄弟一样。</P>

    “三嫂你别急,先让他把该读的书读了,早晚跟三哥练一练,再隔三差五到王府跟着师傅学几手,也尽够了。别的,再等两年,再安排。”</P>

    马氏心里欢喜的很,连连点头,“明白明白,嫂子都懂的!”</P>

    和顺成亲,林照夏不能回去,便把准备好的礼物让马氏拿了回去。马氏拿了礼物,避着人回去了。</P>

    而林兰贞那边也准备了一些礼物让她爹林敬安带了回去。听说她娘不跟着回,又生了一回气。</P>

    晚上楚王回来,听说林姨娘生了一场气,肚子有些不好,想了想拐道便去了她的院子。</P>

    他的儿子不少,不少林姨娘这一胎,但对于林姨娘肚子里的这个,楚王有些安排。</P>

    林兰贞并不知道这些,听说他来,欢欢喜喜地迎到院门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