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8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103节
    主将在前冲杀,对士卒是莫大的激励。

    人人都红着眼,向前推进。

    论悍不畏死,黑云军绝不在贼军之下。

    李跃许诺他们夺回故土,现在他们以性命报之。

    一具具尸体倒下,鲜血缓缓流淌,染红了这片古老的土地。

    李跃每向前一步,都会在土地上留下一个血红脚印,身上也全都染成了红色,鲜血顺着兜鍪缓缓滴落在肩膀上,又顺着肩膀向下滑落。

    这些血有敌人的,也有亲卫们的……

    “扑哧”一声,手中长槊刺穿了敌人胸膛,那人咿咿呀呀的,似乎想想说什么,一阵颤抖之后,终于疲惫的死去。

    “将军,已破围矣!”呼延黑一手提刀,另一支断腕装上圆盾。

    李跃抬眼望去,层层叠叠的矛阵已经没有,春日高悬,大地葱茏,东面战场上的厮杀还在继续。

    贼军四散而逃,身下的人也被分割成五六个小块,缩在营盘之中,覆灭是迟早的事。

    黑云军的骑兵正在收割战场。

    而北面主营中,石闵正坐在断裂牙纛上喝水,士卒们正在喂马。

    李跃赶了过去,石闵将水囊扔了过来,“行谨来何迟也?”

    李跃心中苦笑,自己怎能跟他比?

    再说他是以骑兵冲阵,四条腿当然比两条腿快。

    猛灌了一口,猝然间被呛了一口,水囊里装的不是水,而是酒。

    石闵哈哈大笑,“大丈夫怎可不饮酒?”

    这玩意儿跟后世啤酒差不多,李跃只是不习惯口味而已,听他这话,仰起头便一通猛喝,喝完之后打了个酒嗝,将空水囊扔给他。

    “嗯,也不留些……”石闵抖了抖水囊。

    男人四大铁,其中之一便是一同上过战场。

    经历此战,李跃明显感觉跟他的关系亲近不少。

    营垒被攻陷,东面的贼军逐渐崩溃,姚弋仲的羌骑在贼军中来回冲杀,蒲洪的步卒也开始反击。

    北面是黄河,西面是失守的营垒,东面是黎阳大军,南面是须水、贾峪河,贼军已成困兽。

    “梁犊败局已定,不可令此大功落于他人之手!”李跃拱手,虽然关系亲近不少,但该有的礼数不能失。

    “行谨所言是也!”石闵霍然起身,翻身上马,目视东面战场。

    此战最大彩头就是梁犊。

    别看石闵是石虎的养孙,实则并无多少兵权,现在的他正需这个功劳作进身之阶。

    “行谨助我!”石闵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处境。

    梁犊率四五万人马出战,虽然大势已去,但并未放弃,而是负隅顽抗,骑兵返身与姚弋仲的羌骑驰射,千余持斧力士与蒲洪的氐军厮杀正烈。

    石闵勇则勇矣,只是不太在乎士卒的伤亡,上一次虎牢关下之战也是如此,一千骑兵,活着回来的不到一半。

    这一次攻打贼军大营也是如此,七千步骑伤亡近半,战马十去其七。

    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,但士卒也是人,不是纸面上的数字。

    每一个从战场上生还的老卒,都是一比可贵的财富。

    “跃自当效劳!”李跃没有拒绝,令人召来黑云骁骑。

    从大势上说,石闵上位符合黑云山的利益。

    个人情感上,李跃也希望他能成功,至少他成功要比李农要强些。

    一连串的事情,李跃对李农有些心灰意冷,以前羯赵强盛,明哲保身也就罢了,现在羯赵已然行将就木,羌人、氐人都在蠢蠢欲动,谋划本族群大事,而他手握几十万北地晋民,不下七八万的乞活军,却甘心当一条忠犬……

    二十多年来,大河两岸的乞活军万马齐喑,李农功劳不小。

    石闵身后已经不足千骑,士卒脸上多有疲惫之色。

    而李跃身后的黑云骁骑则满脸兴奋之色,人人右手持矛,左手持弩,人马皆披皮甲。

    望着这支骑兵,石闵满脸羡慕,“有此精骑,贼军何足道哉?梁犊首级,必为吾所得!”

    第一百三十一章 争

    一阵春风拂过战场,也吹动梁犊的满头乱发。

    主营被攻陷,他脸上却没有任何惊慌神色。

    叛军的核心战力并未遭受损失,八千高力禁卫还在前阵血战,他麾下还有万余高力禁卫。

    这是他翻盘的希望。

    不,其实他从未考虑过什么翻盘,从起兵时,心中所思所想便不是荣华富贵,而是攻陷邺都,杀石氏满门。

    不达成此愿,死不瞑目!

    越是靠近邺城,心中的仇恨越是炽烈。

    在关中受到的虐待、折磨,早已扭曲了他们的心性,唯有杀戮才能平息心中的仇恨。

    “石斌、李农、姚弋仲、蒲洪欲取我头颅,今日就让他们看看,谁先死!”梁犊提起大斧,眼神中死气更加沉重,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情感,只有仇恨、杀戮和扭曲。

    而他身边的高力将领们也大多如此。

    “都督欲先取谁人头颅?”一员高力将领道。

    梁犊狞笑道:“害我等颠沛流离,受尽折磨者,虎也!如今石宣、石韬自相残杀,我等今日就是死,也要再诛杀石虎一子!”

    当初在雍城,饿的精疲力尽,手无寸铁,不是一样击败了刘宁的数万大军?

    长安之战,石苞五六万的精锐出城野战,同样被杀的人仰马翻。

    所以高力诸将并不认为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

    他们虽是羯人,却同样对石虎恨之入骨。

    “此战,先斩石斌,再杀李农、姚弋仲、蒲洪!”梁犊举起斧头。

    “杀、杀、杀!”周围军将低沉嘶吼起来……

    北面。

    两支骑兵犹如两天长蛇一般在黄河之南绞杀。

    姚弋仲的羌骑弓马娴熟,装备精良,但八千羌骑面对四千高力骑兵时,却并未占到多少好处。

    高力禁卫人人擅射,隔着一百多步的距离,竟然能精准射中马背上的羌骑。

    一个照面,姚弋仲就损失一百多人,心疼的他直哆嗦。

    凭借轻骑的优势,远远脱开了距离。

    “可恨、可恨!”姚弋仲在马上大骂。

    姚襄追上老父劝道:“儿以为,贼军已成笼中困兽,不必急于一时,梁犊与蒲洪厮杀,两败俱伤,我军何必主动送上去?”

    “啪”的一声,姚弋仲一马鞭抽在姚襄身上,“陛下带某恩重如山,位居人臣之上,今国家有难,老羌岂能袖手旁观?蒲洪何等人也?若梁犊人头为他所取,儿郎们岂不白死?”

    姚襄身上穿着盔甲,这一鞭虽重,却并不伤及皮肉,“陛下若在,大人忠心国事理所当然,若陛下不在又当如何?”

    石虎对姚弋仲有恩,但对姚襄却没有。

    石虎病入膏肓,命不久矣,人尽皆知,他一死,他的儿子们能继续如此对姚弋仲?

    而且姚弋仲已经七十,他不用考虑太远的事情,姚襄却不得不考虑。

    果然,姚弋仲神色为之一沉,石虎一死,羯赵必然大乱,这是他当着石虎的面说的。

    不为自己考虑,也要为子孙计。

    一阵春风袭来,姚弋仲白发飞舞,目光如剑,“那就先取梁犊人头,为汝进身之物!与你五千骑,不成功,休来见我!”

    姚襄已经是羯赵的骠骑将军、豫州刺史、新昌公,但这些还不够。

    梁犊掀起偌大的叛乱,震动天下,斩下他的首级,必名动天下,届时北国大乱,名声便是本钱,可招揽无数人前来归附。

    “儿此去必斩梁犊人头而归!”姚襄身长八尺五寸,垂臂过膝,文武双全,擅笼络人心,时人称其有孙策之俦。

    既然有孙策的才干,自然也会有孙策的雄心。

    八千羌骑一分为二,折转向西,然后向南,在高力禁军右侧游弋、盘旋,仿佛天上嗅到血腥气的秃鹰……

    整个战场,最憋屈的莫过于蒲洪。

    原本打算跟在石斌和姚弋仲后面,没想到贼军如此生猛,一见面二话不说,趁大军立足未稳,果断发起猛攻。

    石斌一向自负英勇过人,麾下三万邺城中军,措手不及,被贼军杀的人仰马翻。

    还险些冲到牙纛之下,牙纛一倒,这场大战也就结束了。

    石斌本人也撤到后方……

    千钧一发之际,蒲洪不得不挺身而出,挡住了贼军的铁骑,勉强挡住了贼军。

    表面看,蒲洪略占优势,实则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尤其是最前面的一排持斧力士,力大无穷,一斧下去,人甲俱碎,杀伤力极强。

    大战一个多时辰,已经有五六百余氐族精锐倒在巨斧之下。

    而这些人都是蒲洪精心培养,留待以后起兵之用……

    “莫非是姚弋仲、石斌故意害我?”蒲雄黑着一张脸。

    这些年蒲家没少被残害,蒲洪的十几个子侄,被石虎以各种手段阴险杀害,只剩下蒲健和蒲雄两根独苗……

    这一战原本跟他们没多少关系,却莫名其妙的被推到前面,姚弋仲的羌骑不来支援也就罢了,石斌竟然也率中军在后观望起来。

    蒲健寒着脸道:“依儿之见,何必挡在前面,不若放开道路,放梁犊东进,与石斌争杀!鹬蚌相争渔翁得利,我军跟在梁犊之后,直取邺城!”

    羯赵的虚弱在一战彻底暴露出来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