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8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239节
    “原来还有这么一件旧事,也就是鲁口如今分为两派,秦兴鹿勃早一派,吕护高崇一派。”

    知道鲁口内幕,便可以对症下药了。

    要么挑动两派自相残杀,要么暗中笼络一人,隐忍不发,为以后做准备。

    “汝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秦兴得意忘形,大祸不远,吕护此人必不甘人下。”

    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,秦兴弑主而立,不知隐忍低调,首鼠两端,焉能不败?”李跃直接给秦兴下了定论。

    狂要有狂的本钱。

    鲁口之所以能夹在梁燕之间,一方面是上下一心共御外敌,另一方面则是邺城在背后支持。

    秦兴弑主而立,鲁口的上下一心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对邺城如此张牙舞爪,凭什么还要去支持他?

    不过这场乱局怎么收拾,是对李跃的一场考验。

    因为此刻的燕国肯定也死死盯着鲁口。

    杨略拱手道:“臣建议扶植吕护,继续与燕国对抗。”

    “扶植吕护?”李跃仔细思索起来。

    吕护是冉闵部将,按道理跟自己有几分香火情。

    不求他多忠诚,只要能如王午一般顶住慕容氏,拖上一两年,也就任务完成了。

    不过任何事,都要做两手准备……

    蓟城。

    慕容儁上下打量着秦兴的使者,目光中全是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他怎么都不会想到,仅凭一座城池,就敢明目张胆的向他索要襄国和中山。

    “只要殿下答应,我家大王立即出兵,协助殿下攻打梁国!”使者明显是个羯人,满脸浓须又黑又粗。

    “拖下去,斩!”慕容儁都懒得看此人一眼,直接挥挥手。

    两名侍卫上前提着人就往外拖。

    使者疯狂挣扎,刚要吼叫,左右各一记重拳打在嘴上,鲜血淋漓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就这么被拖下去砍了脑袋。

    “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,殿下何必与此人动怒?”皇甫真拱手道。

    慕容儁直接一个白眼,“小小一个鲁口,哪儿来的国?秦兴此人不过一贩夫走卒,竟敢来索要襄国中山,是可忍孰不可忍也!”

    慕容垂拱手道:“王午已死,鲁口必不能久持,殿下何不再扶持一人,取而代之?鲁口若能为我大燕所用,河北唾手可得,既得河北,河南亦不可守,天下大势尽归我大燕!”

    他一口一个大燕,让慕容儁感觉有些刺耳,弄得就像大燕是他慕容垂的一样。

    十万大军攻打鲁口,别人都好端端的,慕容垂却伤亡惨重,以至功败垂成,在慕容恪的庇护下,这笔账才没追究下去。

    但不追究不代表慕容儁忘记了。

    慕容儁又翻了一个白眼,屁股挪到一边,背对慕容垂。

    这一举动让场面顿时尴尬起来。

    事实上,慕容恪、阳骛、慕容彪、慕容军等多次劝慕容儁重用慕容垂,称其有命世之才,宜担当大任。

    但劝的人越多,慕容儁对慕容垂的忌惮之心就越重。

    一个宗室如此得人心,慕容儁又怎能不忌惮?

    殿中一阵尴尬,众人都不知道如何接话,只能慕容恪站出来,“秦兴兵变,此乃天赐良机,鲁口若破,则我军对河北呈钳形之势,区区一座邺城,独木难支,殿下不可错过。”

    慕容儁这才把屁股挪了回来,“玄恭计将安出?”

    “秦兴弑主,必不得人心,今鲁口城中,野心甚大者,吕护也,此人反复无常,可许以冀州刺史,安国王,重利诱之!”

    鲁口风云之地,距离蓟城三四百里,燕国不可能没安排细作潜入其中。

    吕护在洛阳兵变时,已经“名震天下”。

    如今再兵变一次也不是什么奇事。

    人太出名了,自然吸引所有人的目光。

    “玄恭几成胜算?”慕容儁盯着慕容恪。

    “河北形势,燕强梁弱,吕护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,臣弟有五成胜算。”慕容恪作风一向沉稳。

    “止有五成?”慕容儁眼神晃了晃,他对鲁口这支精锐也觊觎已久。

    慕容恪不急不躁道:“天下之事,岂能尽如人意?吕护此人野心亦不小,绝不会轻易就范,此事非一两日便能决胜,然则,只须促使鲁口、邺城不和,目的已然达到。”

    “秦兴兵变已有数日,邺城按兵不动,定是在策反鲁口诸将,事不宜迟,臣愿主理此事,辅国将军可整军备战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封奕主动站出来。

    燕国君臣中最擅长策反之人,自然非他莫属。

    而且封奕一直是慕容儁的心腹,自己人用着才放心,“孤意已决,此事交由相国。”

    第三百一十二章 笼络

    鲁口城。

    兵变成功后,秦兴意气风发,坐拥四万精锐,又占据坚城,大有可为。

    同时向梁燕索要土地,不是他狂妄,而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。

    梁国新立,还需要鲁口抵挡燕军。

    在秦兴看来,两边是合作关系,没有鲁口,他李跃在河北也站不住脚。

    所以梁国一定不会翻脸。

    至于燕国,他根本就没多做考虑,傻子也知道慕容儁不会将襄国中山给他,之所以这么高调,其实也是向邺城施压和威胁。

    你李跃不给,我转头可以投降燕国。

    秦兴有自知之明,实力差距太大,肯定打不过燕梁两国,所以只能剑走偏锋。

    当然,最主要的原因是邺城对他们一向有求必应,也让秦兴得寸进尺起来。

    而使者的人头从蓟城送回来时,秦兴没有丝毫惊讶,“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,慕容氏毫无信义可言。”

    血肉模糊的人头,让鲁口诸将对燕国越发仇恨起来。

    “梁王这两年对我等着实不错,但太小气了,非是本王不讲情面,而是趁此良机,多要些土地,以后诸位都能升官发财,本王这都是为了诸位,才不得不如此。”秦兴苦口婆心。

    “大王一片苦心,臣等岂会不知?从今往后,我吕护誓死追随大王。”吕护纳头便拜。

    “臣亦追随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!”高崇也拜了下去。

    秦兴兵变,吕护也收获颇丰,王午旧部一半投入他麾下。

    还有一小撮人想为王午报仇,基本都被清理了。

    “鲁口城高池深,扼河北之咽喉,只需坚守,他日自会有机会!”秦兴刚刚坐上安国王之位,正是野心最大之时。

    “大王英明!”吕护呼声最大,也最为虔诚。

    只有鹿勃早冷眼旁观。

    众人散去之后,吕护刚回到府邸,下人便神秘兮兮道:“将军,邺城、蓟城都派了人来!”

    吕护眼中掠过一丝喜色,小心的回头望了望,然后快步入门。

    “吕将军别来无恙乎?”小院中,一人负手而立,正是燕国相国封奕亲弟封放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封兄。”吕护拱手一礼。

    “如今李跃收复豫州,平定中原,大军北上,燕王吞并幽州,必会南下,鲁口夹在其中,未知将军何意?”封放没有任何废话。

    “未知燕王何意?”

    “冀州刺史,征南将军,饶阳侯。”

    吕护目光一闪,笑道:“在下对大王忠心耿耿,封兄寻错了人。”

    忠心耿耿,就是价码不够。

    邺城开出的是安国王。

    博陵郡下辖安平,饶阳,南深泽,安国四县,好歹王午也是一县之王,到了燕国就成了县侯,吕护自然不会出卖自己的“忠心”。

    封放厉声道:“吕将军目光何其短浅也,大燕幅员辽阔,数百万之民,若非今年天灾,早已数十万大军南下,他日殿下登基,绝不会亏待将军,倘若殿下封将军为王,平起平坐,将军他日何以对燕王?由此观之,邺城封王之举,包藏祸心,并无真意,他日李跃兵力强盛,岂能容汝!”

    吕护眉头一皱。

    封放也没有继续说,一脸胜券在握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封兄容在下考虑几日。”

    “当断不断后受其乱,吕将军若不答应,这鲁口城中想必会有其他人心甘情愿!”封放扔下这句话转头就走。

    留下吕护沉思。

    另一间别院之中,杨略安心品着茶。

    张猪儿一脸焦躁不安,独手一直在刀柄上摩挲,“吕护到现在都不来见我们,必与鲜卑人串通,你我二人生死事小,却坏了殿下大事。”

    两人都娶妻生子,在邺城、陈留都有宅邸和土地,家中六七个胡女伺候,田里十几个奴隶耕种。

    这种日子,几年前在黑云山上做梦都不曾梦到过。

    士为知己者死。

    张猪儿早已置生死于度外,只想着报效梁王。

    “吕护就算与鲜卑人暗通,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。”杨略穿着一件儒袍,从容淡定,颇有几分名士风范。

    不过黑云军将士,一向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,杨略敢来,自然考虑到了所有可能。

    “殿下自有妙计,何须你我二人惊慌,且饮一杯茶,鹿死谁手,犹未可知也!”杨略端起一杯茶送到张猪儿面前。

    张猪儿一饮而尽,也不知是茶起了作用,还是杨略的话起了作用,心中焦躁果然去了很多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