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8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436节
    就连邓遐也是北人,祖籍陈郡陈县,与袁真是同乡。

    大梁是正统的华夏王朝,还是晋室的上国,更增加了几分认同感。

    这几年受鸿胪吏们的宣导,思想早已转变过来,司马家的那些破事,东晋君臣之龌龊,早已人尽皆知。

    祖逖、李矩、苏峻、周玘这些人不是败在胡人手上,而是败在晋室君臣手上。

    尤其是祖逖,与刘琨一样的大英雄,活生生被司马家气死……

    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。

    以前北方胡人肆虐,他们只能跟着司马家,如今梁国崛起,南北一对比,谁在“克复神州”,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“愿随将军一战!”士卒们举起了刀矛。

    “杀!”邓遐提着刀盾,身先士卒,踩着长梯攀城,身如飞猿,三两下就跃上东关。

    手起一刀,砍翻一人。

    立有十余晋军围攻,邓遐以一当十,一步不退,拿出万人敌的气势,奋命拼杀。

    桓冲军中很多人都认识邓遐,既怜其被人污蔑,又为其声势所慑,莫敢上前。

    只有朱宪、朱斌二人督军赶来围杀。

    邓遐一见二贼,气冲牛斗,不惧如林之刀矛,与亲卫血步向前,身披数创,斩杀朱宪,朱斌大惧而退。

    梁军纷纷登城。

    兵力虽少,气势如虹。

    然则晋军中一人手持双戟,迎面与邓遐撞上,“可识江东镇恶郎否!”

    刀戟相交,火星四溅。

    邓遐抬目望去,却是桓石虔,桓温北伐关中时,桓冲被秦军所围,桓石虔单骑入阵,从乱军中救回桓冲,秦军无人敢撄其锋。

    二人在城头血战,两军在狭长的关上厮杀。

    梁军虽然气势如虹,不过终究兵少,又非黑云精锐,一场恶战,两边都伤亡惨重。

    令后阵观战的桓冲心疼不已,江东精锐本来就不多,死一个少一个,桓冲劝道:“邓应远,东关大势已去,何不早降?”

    邓遐一刀劈开桓石虔,回望左右,士卒伤亡近半,敌军铁甲如山,已经没有机会夺回东关。

    攻城本就凭一股气势,如果不是桓石虔拦住,只怕此刻已经取下桓冲人头。

    “镇恶郎、镇恶郎,果然非同凡响。”邓遐全身浴血,长刀前指,晋军竟无人敢前。

    只有桓石虔提着双戟准备再战。

    却不料邓遐割下朱宪人头,带着人退走了。

    “父亲!”城头上一将大声恸哭,却是朱宪之子朱绰。

    桓石虔欲追。

    此时城下还有未攻上来的千余梁军,列阵而待。

    “东关在手,穷寇莫追,让他去吧。”桓冲被杀怕了。

    要留下邓遐,至少还要付出两三千的兵力……

    此刻,合肥城门大开。

    五千黑云军却列阵在城外。

    望着黑洞洞的城门,梁啸无论如何也不敢入内。

    东关丢了、合肥丢了,只要寿春在手,日后反攻夺回便是。

    但如果他手上这五千精锐没了,寿春很难抵挡晋军北伐。

    寿春没了,淮南尽归江东,这将是大梁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。

    所以梁啸不得不谨慎。

    发生的一切,无不在表明袁真此人有问题。

    “一炷香后,袁真不出城迎接,随本将杀入城中!”梁啸杀气腾腾道,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。

    如果杀错,大不了免去官职,或者赔袁真一命,但他的子嗣能得到朝廷的照顾,但如果合肥失守,他这个南中郎将,有失职之责。

    梁国土地是他跟着皇帝一刀一矛打下来的,不容有失。

    城中袁真不出来解释,更坐实了他心中有鬼。

    “唯!”一众黑云将拱手领命。

    寒风乍起,旌旗猎猎作响,黑云军杀意越来越浓。

    一炷香功夫很快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梁啸横槊立马众军之前,正准备攻城,北面数骑飞奔而来,“卫将军且慢,陛下有诏令至。”

    来人正是袁真之子袁瑾。

    一听到诏令,梁啸横起的长槊又放了下去……

    邺城。

    “东关失守了?”李跃眉头一皱。

    终究还是让桓温得手了。

    复盘整个离间计的过程,其实并没有多精妙,只是恰好利用了袁真的恻隐之心。

    “邓遐率兵重夺,为桓冲、桓石虔所阻,斩朱宪而归,杀伤四千余众,重创晋军,桓冲不敢北进,固守东关,右卫将军领五千黑云军险些与袁真火并……”杨略说出南面各种消息。

    卢青捧着一份奏章道:“袁真请罪书刚刚送到。”

    毫无疑问,袁真有渎职之责,身边有邓遐、朱辅而不用,偏要派两个纨绔儿子去守东关。

    而且江东劝降时,他肯定动摇了,才会一步一步落入桓温的圈套之中。

    接连大胜,军中不可避免生出轻敌之心。

    这几年袁真日子过的太滋润了,江东一向畏畏缩缩,谁也没想到桓温真敢动手。

    李跃随意看了看袁真的请罪书,便扔在案几上,“有过则罚,有功则赏,免去袁真左抚军将军、庐州刺史,入朝为兵部右侍郎,升邓遐为庐州刺史,朱辅为庐州司马,建威将军,袁谨为庐州长史。”

    袁真的确老了,不适合留在前线,不如返回邺城颐养天年,这样大家都放心一些。

    此战可以确认两件事,其一,邓遐、朱辅对大梁忠心耿耿,其二,江东休养了这几年,实力恢复了一些,又开始蠢蠢欲动。

    “东关失守,好在合肥还在手上,梁将军正在组织反攻。”崔宏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梁啸一动,桓温必支援,桓温一动,苻坚必然来犯,别忘了,他们刚刚结盟,遣使申斥江东,无下国之礼,让他们归还东关,以及被俘的将士。”

    李跃望着殿外飞扬的大雪,一年又到了尽头。

    梁国还在休养生息阶段,不宜发动大战,能用外交手段解决最好。

    东关虽然丢了,合肥却还在手中,无伤大雅。

    不过以后梁国水军与江东水军在巢湖中正面相对了。

    这也不是坏事,两边打起来,才知道差距有多少。

    水军同样不是练出来的,是战场上杀出来的。

    第五百七十八章 请退

    “给江东一些幻想未尝不可,一个东关而已,朕等着桓温再次北伐!”李跃神色不变。

    一统天下,肯定不会事事顺利,什么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。

    秦晋也都有人才,都在励精图治。

    这跟暮气沉沉的燕国有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堂中气氛温和许多,其他人也舒展了眉头。

    “东关实则不利于我军防守,迟早为江东所得。”常炜拱手道。

    东关横亘在濡须水上,左右皆是大山,北面为巢湖,在此地大战,胜了,无法乘胜追击,败了,难以退回合肥。

    当年司马昭东关大败,七万大军进退不得,全军覆没,死伤流离,司马师还特意为此修改了礼制,一切从简,守丧期间也不禁止婚嫁和入仕。

    所以只有将晋军吸引到空旷的合肥地带,才能予以重创。

    孙权在合肥动辄送上十万人头。

    桓温只要再送上一次北伐,江东必亡无疑。

    有时候稍稍战略收缩,不失为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此战失利也可警示诸将,不可掉以轻心,敌人并非随意揉捏的软柿子。

    崔宏道:“欲破江东,不在江淮,而在荆襄也!”

    “不错,欲取荆襄,必先取关中、汉中。”李跃将矛头重新对准西面的氐秦,感觉此次桓温出手,跟氐秦的鼓动不无关系。

    秦晋一结盟,两边胆子都变大了。

    以前听话的江东,如今也敢出兵来捋虎须。

    对南面,还是要以攻心为上,真正的敌人在西面。

    不是看不起桓温,江东也就那么点志气,就算桓温全心全意的北伐,后面照样有人拖后腿,更何况桓温一直有自己的私心。

    “臣建议大张旗鼓的邀请苻坚,约其一同攻打江东,平分其地。”崔宏眼珠子一转,生出一计。

    这是离间秦晋之间的关系,试试两边的关系紧不紧密。

    就算不成,也能恶心一下桓温。

    一年就这么过去了,新的一年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新年伊始,尽管风雪交加,邺城还是一片热火朝天。

    去年大丰收,家家户户都有了余粮,到了年底,买上牛羊肉,回家过个肥年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