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8b7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横刀十六国 > 横刀十六国 第489节
    天下还未一统,自然不能封到顶。

    年号一事李跃不太在意,让尚书台商量着来就行。

    年号取得再响亮,也没什么卵用,关键看国家治理的如何,西晋取了个好听的永嘉,却是开启了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……

    爵位定了,还有官员将领的升迁。

    关东根基稳固,豪强们服服帖帖,问题不大。

    关中十室九空,也没多少问题。

    有问题的是秦凉二州,诸族盘踞,豪强林立,还有佛门尾大不掉。

    很多太守、县令、将领,就是当地的士族豪强。

    另外一大问题便是苻雅,麾下三万氐军,雄踞凉州,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。

    如果没处理好,地方会留下隐患。

    如今大梁处在巅峰,他们自然不敢妄动,但一旦关东震荡、朝局不稳,或者天灾人祸,各种矛盾又会浮出水面。

    东汉魏晋以来,关右那一片就没安稳过。

    “调慕容垂为凉州刺史,苻雅为并州刺史,薛强为秦州刺史,改梁州为汉州,高云为汉州刺史。”

    慕容氏的根基在辽东,李跃调慕容垂去凉州。

    薛强根基在河东,李跃弄到陇右去。

    苻雅根基在略阳武都一片,李跃弄到并州去。

    不是不信任他们,而是避免形成地方势力。

    这一代自然不会背叛大梁,但下一代两代的事,谁也说不准。

    “凉州的三万氐军,陛下万不可疏忽。”常炜提醒道。

    有时候上面的人不愿造反,但下面的人会推着他往前。

    苻雅手上三万人马大部分是当年氐秦的精锐,跟着苻雅南征北战,扫平仇池、凉州,有相当强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崔宏眼珠子一转,就有了主意,“此事易矣,氐人与华夏亲善,擅长耕种,可升其为黑云军,然后徐徐封田于邺中、兖州、江淮,以分其势,待其适应,然后裁汰老弱,则氐人无声无息融于华夏。”

    “可!”李跃肯定不允许一支有族群意识的军队存在。

    要分化他们,唯有利益。

    凉州有慕容垂的八千黑云军在,应该能镇住场面。

    慕容垂杀伐果断,正是对付凉州豪强的最佳人选。

    “臣建议还是徐徐图之,先探一探苻雅的心意,贸然行事,容易生出祸端,凉州已经归入大凉,何必急于一时?”

    还是常炜处事老成、圆润一些。

    李跃和崔宏都有些操之过急。

    这摆明是要夺苻雅的权,弄不好就是一场刀兵之灾。

    当然,以如今梁国的势力,也不怕一个凉州,但内部问题,不用刀子解决最好。

    “那就先给苻雅通通风,探一探的心意。”李跃的长处之一便是听人劝。

    否则一个人的精力和智力,岂能治理好这么大的国家?

    第六百五十一章 年号

    李跃原本还想加封左右大将军,不过除了王猛,其他人的功绩还是差了一些。

    历史上唐朝册封的左右大将军,大部分都有灭国之功。

    现在就给他们封大将军,以后收复西域,踏平漠北,剿灭高句丽,平定江东就不太好封了。

    封无可封,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。

    诸事已定,也到了年底。

    李俭开年之后便要跟着王猛督镇关中,这一去,至少半年或者或者更久,李跃这几天身边都带着他。

    “东汉魏晋三朝,皆亡在士族豪强手上,治理国家,实际上就是如何压制地方上的士族豪强,避免他们兼并土地圈禁人口,士族豪强一旦崛起,就会左右朝廷,你看江东便是如此,皇帝被王谢桓几家捏在手里,随意废立。”

    李俭聚精会神的听着,过完年,就又长了一岁。

    几个儿子中,李跃对他投入的心思最大。

    “但凡事皆有两面,永嘉之乱后,正是这些士族豪强的存在,延续了华夏的香火,不至于泯灭在胡人屠刀之下,士族豪强中亦有为国为民之人,身为君主,当知晓权衡利弊。”

    “敢问父皇,如何权衡?”李俭问道。

    李跃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,有些东西是要靠领悟或者经历过才知道。

    “你看长江水清,大河水浊,长江在流,大河也在流。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州之田地,大河之水也灌溉了数州两岸之田地,不能因水清而偏用,也不能因水浊而偏废,士族豪强亦是如此,一旦有泛滥趋势,便要治理,不能让他们成为灾患。”

    李跃想起后世经典台词,略加修改,直接拿出来用。

    “儿臣明白了,士族豪强可以用,但不能让他们泛滥成灾。”

    “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!”

    想要彻底断绝士族豪强根本不可能。

    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,旧的去了,新的又会长出来,或者换个名字,换个方式。

    “去了关中,多看多学多想多问,少指手画脚,影响王都督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多虑了,儿臣岂敢?”李俭性子还算稳重。

    “陛下,尚书台议定的年号出来了。”卢青捧着红帖而来。

    李跃点点头,却并没有多少打开的兴趣,端起茶杯啜一口。

    倒是李俭接过,打开,“洪兴,好年号!”

    “噗——”李跃进嘴的一口茶全都喷出去了。

    第一个年号叫洪武,第二个叫正兴,尚书台的人一合计,去掉武和正,来了一个洪兴……

    “父皇?”李俭一脸疑惑。

    李跃挥挥手,“没事,没事。”

    “这年号是常令君与六部官员一起商定的,洪者,洚水、蓬勃之意,旱灾方息,正需洚水,意在大梁蓬勃兴盛……”卢青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常令君取的,难怪意义如此深远。”李俭拱手道。

    李跃心中一阵膈应,这年号弄得大梁就像堂口一样。

    不过转念一想,似乎并无多大区别,这天下不就是一刀一斧砍出来的吗?李跃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,一个年号而已。

    真不喜欢,过几年再改便是,没必要因为这种事拂了常炜面子。

    皇帝任何一个小动作,都会被下面的人无限放大,有心人会看成某种信号。

    “洪兴就洪兴,罢了。”李跃甩甩手。

    蓬勃兴盛,倒也切合时势,而且朗朗上口……

    新的一年在大雪中缓缓而来,祭拜天地之后,正式改元洪兴,大赦天下,减免雍秦凉汉四州赋税一年。

    正月一过,李跃令窦封率三千黑云军护送李俭入关中。

    随行的还有伴读苻丕、孟广。

    崔言思哭哭啼啼,舍不得她的儿子走远,反而是李俭安慰起她来,“儿臣去跟王都督学些本事,长则一年,短则半年,母后不必担忧。”

    李跃拉着崔言思,“好了,不是什么坏事,他是太子,将来是要担当重任的。”

    女人总是这么感性,明知道这是好事,临分别时,还是依依不舍。

    崔言擦了擦泪水,一起送李俭向西而去……

    新年一开春,拓跋什翼健的骑兵又来了,无孔不入,劫掠并、代、幽等州,李跃不胜其烦。

    派骑兵过去,这厮一溜烟没影了。

    骑兵一退,他又卷土重来,虽没造成实质性的伤害,边地百姓纷纷逃散,田地荒芜。

    朝堂上,有人建议修复长城,将拓跋什翼健挡在燕山、阴山以北。

    直接被李跃否决了。

    长城毁坏多年,重修不易,需要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

    有这些钱财,李跃还不如发动一场大战。

    不过,慕容令、苻丕去了辽东、关右半年,终于回返。

    慕容令招募了两千一百多鲜卑勇士,苻丕招募了一千六百余氐人勇者。

    实话实说,这年头中原人身体素质远远强于其他族群。

    道理很简单,耕种产出的粮食,肯定多于游牧,谁吃的多,谁身体就壮一些。

    虽然中原日子过得不怎么样,但草原只能更差,寻常牧民每日食物也就各种牲畜的奶制品而已,其他的则靠渔猎补充,饥一顿饱一顿,遇上天灾人祸,饿死一大片……

    而这几年李跃放开山泽,鼓励百姓渔猎采摘,蓄养家畜家禽,虽然仍旧贫苦,但至少能吃上饭了。

    虽说二人招募来的人身体普遍瘦弱,但马上功夫却是一流。

    “这些人全是臣精挑细选而来,身高体健反而加重了战马负担,不利远程奔袭!”慕容令解释道。

    李跃这才恍然大悟,太壮实的人披上盔甲,带上武器,战马也受不了。

    苻绍拱手道:“臣除了招募勇者,还在河西寻到一百匹种马,极为健壮,适合骑兵。”

    汉朝便有“凉州大马横行天下”之语。

    汉武帝为了汗血宝马,不惜远征葱岭之西的大宛。

    “好!”李跃大喜,果然还是“一家人”肯卖力。

    如今河套、河西、漠南皆在手中,有大片的优良草场,随便一块儿,养几万匹战马不难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