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如果没遇到他,这个湖泊应该超不过一个月就会干涸。

    如果被村里人发现取水,更会加快它的衰败。

    秦封又围着湖泊周围看了看,又顺着湖泊往山下走,一路上的情况他都记在心里。

    下了山后的,他最终决定把泉眼就放在这里,从湖泊一路往下,没有大石拦路,适合引水,位置就在大舅和高烈叔他们不远处。

    做出决定后,秦封又返回了山上,从系统仓库中取出泉眼,放置了下去。

    泉眼一丢下去,肉眼可见的是湖水水位上涨。

    不过每天三十吨的水并没有填满湖泊,秦封猜测,要是想他家附近的山溪恢复的话,应该得等两天去了。

    把泉眼放好,他也没有多待的心思,回去的路上还碰上了几朵鸡枞。

    天旱,鸡枞也长得少,镇上的鸡枞收购价格昂贵。

    一两鸡枞二斤粮!

    现在可不是年前粮价低贱的时候,一斤粮的价格已经炒到了一百文一斤。

    一两鸡枞就值二百文,会找鸡枞的人常常天不见亮就上山,就是为了找这玩意儿换粮食!

    在普罗大众为了一口粮食抢劫卖身时,达官显赫的日子却照样不受影响。

    不论什么情况,总有一些人的生活是富足奢侈的。

    秦封没有卖鸡枞的想法,他不缺这二斤粮食,不知道是不是旱灾的原因,他最近签到的奖励十之八九都是各种粮食。

    加上他之前在府城屯的,完全不用为了粮食操心。

    这几朵正好带回去炖鸡!

    不过,他家好像没有可以杀的鸡了。

    现在家中只有一只母鸡,每天贡献一个鸡蛋,秦封都拿来给谢栗煮吃了。

    舅舅家里有鸡,放养在竹林,供给大表哥的两个孩子吃,偶尔也炒一盘给大人尝个味。

    他养的鸡才三个多月,还不是能吃的时候。鸭子倒是快长成了。

    秦封下山的路上就一直琢磨着,去哪里搞个鸡来炖鸡枞吃,眼睛也一直注意着,但是没有再捡到一朵。

    得,看来今天的运气是花光了…

    他回到家中时家里人都起了,大舅他们吃过早饭已经去山下看房子去了。

    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,舅母他们也都下去了。家中只剩谢栗和秋婶王叔,大壮在竹林里打扫鸭圈。

    现在天热,一天不打扫,粪便就臭得很,所以秦封建鸭圈鸡圈的时候,特意挑了离房子有些距离的地方,保证味道传不过来!

    第127章 旱灾、运气好

    “东家就是运气好,一上山就捡到鸡枞!”

    秋婶从秦封手中接过鸡枞,用叶子包裹着的,里面都是嫩生生的刚冒出头的,这种最嫩,卖出去的价格也最高。

    她这么说不是恭维,是真心实意的想法,现在天干,鸡枞生得少,山外围的鸡枞,天刚蒙蒙亮就被村里人捡走了。

    鸡枞生得少,打它主意的人多,近些日子也没听到村里哪家人捡到了鸡枞。

    之前她们上山也没捡到几次,今天看秦封这个许久不上山的人一去就捡到了这些品相好的,也难免秋婶说他运气好。

    对于秋婶这个说法秦封只笑了笑,并未反驳,他觉得自己运气也不错,谁有一次穿越的离奇经历都是凤毛麟角。

    而他却能穿两次。

    怎么能不算运气好呢?

    “趁着新鲜,中午做来吃了吧。”秦封交代着,山上露水多,打湿了衣服,他准备进屋换一身,再出去一趟。

    “东家,这鸡枞弄什么做法?”秋婶不敢擅自决定,询问他。

    “你问栗哥儿,我换了衣服出去一趟。”

    他对怎么做并没有什么想法,怎么做他都行,只看小夫郎爱怎么吃,就怎么做。

    “诶”秋婶得了话,就去问谢栗去了。

    秦封换好衣裳后和谢栗说了一声,就出去了。

    他顺着山路往下,这条原本并不宽阔的路,由于这些日子走的人多,竟然也变宽阔了不少。

    走到山脚下,就能瞧见文大舅和文二舅的房子,挨得不远,中间约莫十来米的距离,一模一样的两座房子已经建好了,这会儿还有干活的人在进行最后的收尾。

    这边离高烈叔不远的房子是白虎的,由于建的时间晚一点,进度没有文家舅舅那么快,但也有了轮廓雏形,想来竣工也要不了几天了。

    秦封路过山脚下被瞧见了,隔着老远打了个招呼后,他抬脚准备往秦大伯家去。

    路过秦槐的茅草屋外,他也发现了不同之处。

    冬天时还是破落的茅草屋,如今虽然还是茅草屋,但被修补得结实,打理得也干净,茅屋旁边还搭建了两个茅屋,是秦槐开春后陆续搭起来的。

    周围还开了几小块菜地,种了些菜,因着缺水,都有些蔫吧,但是菜地无草,一垄一垄的排列整齐,也能看出是在认真过日子的。

    除去最开始的棉被棉衣和一些粮食外,秦封给他指了条杀猪的路,秦槐也没辜负他的指点。

    这半年来已经是附近比较出名的杀猪师傅了,他价格公道,手法熟练,也不盛气凌人,最主要的是从不多要主家的东西。

    有人杀猪都会请他去。

    没人请他杀猪的时候他就去镇上打短工,村里谁家找人干活他也特别积极的去报名。

    村里人见他这样都说秦老根老两口真是错把鱼目当珍珠。